旬阳市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纪实| 铜钱关镇:乘山水之势,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3-09-01 08:17:49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加快发展乡村产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更是农民致富增收的长远保障。旬阳市铜钱关镇立足镇情、主动思变,将“两山”理论践行于基层实践,谋划了“山上建农业园区、川道做民宿康养、集镇办社区工厂”的产业发展布局,按照“农文旅”融合发展思路,突出地域特色和带动效益,实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种养+综合循环利用,实现农业产品能变现,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特色产业富民强镇,有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一、聚焦镇情出新招

铜钱关镇地处旬阳市南部,因地处秦楚边关而著称,分别与湖北省竹山、竹溪和陕西省白河交界,距县城50公里,山大沟深坡陡地少是显著特征,面对海拔落差大、地理条件差、产业成型难等种种制约,铜钱关镇因地制宜,提出“山上建农业园区、川道做民宿康养、集镇开社区工厂”的思路,按照“农文旅”融合发展思路,有效地带动了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形成产业遍地开花,一二三产交融,农民就地致富的发展模式,从而带动人才回归,激发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实现全面乡村振兴。


【资料图】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靠山吃山,在山上建起农业园区。铜钱关围绕地在山上、田在河边的地域特点,依托原有资源,积极培育产业园区,形成了“龙头企业+园区+农户”的产业模式,培育了茶叶、青竹、大米、烤烟、香椿、辣椒等群众增收产业。走进铜钱关,双河村的高山富硒茶、林家沟村的红油椿芽、孙家坡村万亩竹林、马保村的千亩烟田等各具特色的产业串点成线、遍地开花,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铜钱关镇推行“一个产业项目、一个示范基地、一个市场主体、一个产销链条、一个特色品牌”的五个一工作思路,把现代农业和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在乡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米加工企业,制酒企业,蜂蜜加工企业等有效服务于农业和提高农民收入。截止目前发展青竹20000亩、拐枣20000亩、茶叶2000亩、特色林果1000亩、蜂蜜2000箱、大米3000亩、野菜1000亩、辣椒2000亩、土鸡10万羽,带动贫困群众增收2000余万元,真正实现了“村村有特色,户户有增收”的期愿,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推动农民生活富裕,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达到了“农民富了,园区活了,产业兴了”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美好愿景。

(二)以水为媒,在川道开发民宿康养。山水环绕的庙湾古村落与倾力打造的古村花海相映成趣,彰显着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自然与人文诗意联合;“一园七区”的秦楚驿站里,可以尽情享受亲水游乐、农耕文化、儿童游乐、康养民宿等吃住游乐购养于一体的乐趣;在乡村振兴示范村铜钱村可以住农家民宿、采野生茶、摘猕猴桃果、园区垂钓、赏长城风光、游红三军遗址......铜钱关镇以水为媒,致力于打造田园综合体,给产业观光园和农业观光体验园赋予休闲康养的新体验,借旅游之势,走融合之路,强农业之基,促进“旅游+”创新发展,每到周末、节假日,镇内游人如织,赏自然风光、品铜钱关美食、住农家民宿、购特色产品,仅2023年“五一”辖区就接待游客3000余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0余万元,为一河两岸的群众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变为现实。

围绕“农文旅”融合发展思路,铜钱关镇充分利用自然康养、秦楚文化、红色文化、富硒产业基地、美食美酒美茶、高山低温气候等独具特色的优势资源,高标准打造秦楚驿栈、庙湾驿站、边关驿站、尚都食材基地、双河教学研基地等康养目的地,打造自然景观休闲园、农业观光体验园、狩猎拓展训练园、秦楚长城游览园、特色民宿康养园、产品加工流通园等六个园区,突出产业发展地域特色和带动效益,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种养综合利用循环发展,最终形成农业产业与休闲、旅游、康养一体化发展模式,推动铜钱关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安居乐业,在集镇盖起社区工厂。山上和川道的农民因农业园区、康养民宿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综合利用实现了就地就业致富,对于集镇这个人口聚居地来说,开办社区工厂成功破解了留守妇女的就业难问题。铜钱关镇按照“一总部三分厂”思路,在集镇完成社区工厂标准化生产厂房5000余平方米,建成毛绒玩具电商中心、物流仓储中心及毛绒玩具生产线3条,共计实现300多人就地就业,年带动农户增收100余人。社区工厂通过预约式订单模式、流水线式作业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拓宽了集镇社区群众就业渠道,提升了居民收入水平,促进了镇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几点启示

(一)两强一好,培育“领头雁”。“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选优配强村级班子至关重要。铜钱关镇按照“两强一好”的标准扎实做好村级换届实际,将一批返乡能人、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吸纳进村级班子,发挥“头雁”效应,在引领产业发展,对接市场方面走在前列,为产业链的发展壮大延伸起到了“导航”和“引领”作用。

(二)农旅融合,把好“方向舵”。针对农村产业发展小而全,不成规模、特色不明显,应对市场能力不足的实际情况,铜钱关镇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取胜,借富硒资源优势大搞富硒茶、富硒水稻、富硒食品等富硒农产品;依托秦楚文化培育乡村旅游产业,让村民吃上“旅游饭”。

(三)抱团取暖,打好“组合拳”。明确思路和产业发展方向后,铜钱关镇充分利用镇股份经济合作总社统揽调度,17个村级分社因地制宜,在总社的指导调度下,发展适销对路的产业,既体现了因地制宜,发挥各自发展的自主性,又能形成联片规模种养基地,形成规模效应,适应订单农业所需,形成拳头产品。

(四)提升价值,延伸“产业链”。以工业思维去发展农业产业,以优质优价和“吃干榨净”为导向,拉伸延展农产品产业链条,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最大限度的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让群众在产业链条上获取更多收益。

“昔日之得,不足以为矜;后日之成,不容以自限”。下一步,铜钱关镇将继续按照“串点成链、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布实施,突出特色、打造亮点”的原则,完善基础设施,规范农家民宿,优化服务质量,发挥人文底蕴,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人居环境,聚焦集体经济、市场主体,精准谋划,打造七里村庙湾传统村落至铜钱村楚长城遗址的经典康养旅游路线,助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结合镇情实际,扎实开展镇域生活垃圾治理试点镇创建工作,聚焦重点领域,动真碰硬,创新破难,持续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出成效,不断深挖生态环境优势,打造生态宜居宜业和美铜钱关。

通讯员 宋研研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