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8 15:20:35 来源:浙商证券
公司是国内光伏热场龙头,聚焦碳基复合材料研发。公司主要从事先进碳基复合材料 及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下游主要客户为光伏晶硅制造领域的主要企业,单晶拉制炉 与多晶铸锭炉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行业的晶硅制造热场系统,部分应用于半导体硅片制造 热场系统。公司现以碳基复合材料全产业链低成本制备核心技术为基础,在光伏、半导 体、锂电、氢能、汽车等应用领域进行开发和拓展,延伸与扩大产业链。
(资料图片)
光伏和半导体行业景气度较高,碳碳热场需求旺盛。近年来光伏行业和半导体行业高 速发展,推动公司碳碳热场系列产品需求量高速增长。2020-2022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实 现 4.26亿元、13.38亿元、14.5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78.05%、213.72%、8.39%。2020-2022 年,剔除非经常损益(补贴等)影响,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46 亿元、4.60 亿元、2.96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30.18%、215.31%、-35.67%。2023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02 亿元,同比下降 32.93%,归母净利润 1.18 亿元,同比下降 41.76%,扣非归母净利润 0.26 亿元,同比下降 80.64%。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在 2022 年之后下滑显著,主要系 公司为了抓住市场机遇进行竞争格局塑造,对产品进行主动降价。
热场系列产品为公司主要营业收入来源,收入占比稳定在 98%以上。2022 年,公司热 场系列产品的营业收入为 14.47 亿元,收入占比为 99.87%,为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2020- 2022 年,公司单晶拉制炉热场系统产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4.12 亿元、13.31 亿元、14.32 亿 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96.69%、99.50%、98.74%。多晶铸锭炉热场系统产品 2020-2022 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0.05 亿元、0.01 亿元、0.01 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不 足 2%。光伏与半导体领域单晶硅系列产品应用较为广泛,对于单晶拉制炉热场系统需求较 大,公司单晶拉制炉热场系统产品受市场青睐。
公司降本降费进程推进,净利率水平保持稳定。近年来,公司毛利率水平虽呈现下行 趋势,净利率水平保持稳定。2020-2022 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 62.59%、57.28%、47.80%, 销售净利率分别为 39.53%、37.45%、37.98%。随着光伏行业、半导体行业的不断发展及降 本进程不断推进,公司产品销量不断提升,维持了净利率水平稳定。2023Q1,公司整体毛 利率为 36.01%,销售净利率 39.14%,销售净利率小幅上升。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廖寄乔先生,和一致行动人益阳荣晟管理咨询中心合计持有公司 16.05%股份。截至 2023/05/26,廖寄乔先生直接持有公司 11.3%的股权,为公司实际控制 人。廖寄乔先生与益阳荣晟管理咨询中心(现更名厦门京桥创业投资)为一致行动人关系, 合计持有金博股份 16.05%的股份。公司现有多家全资子公司,其中,湖南金博碳陶科技有 限公司主营汽车、高铁、风电等摩擦制动材料,新型高效轻质制动;湖南金博氢能科技有 限公司主营氢能相关材料、高压氢气瓶、碳纸等;湖南金博碳基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 面向材料、工艺、装备等进行技术研发与产业孵化。
2 碳碳热场需求强劲,光伏、半导体板块带动收入增长碳碳热场材料性能优于传统石墨材料,为硅片拉晶过程重要耗材。热场主要包括位于 单晶炉内的坩埚、导流筒、保温筒、加热器等部件。碳碳热场材料有较好的耐热性能,可 适应硅片拉棒时 1600℃以上的周围温度,因此逐步替代传统石墨热场,常用于光伏、半导 体两大行业硅片拉棒过程。
2.1 光伏领域:新增+替换需求旺盛,热场需求高速增长
2.1.1 大尺寸硅片渗透加速,碳碳热场需求旺盛
光伏硅片产量高速提升,国内产量占据全球领先地位。自 2019 年以来,全球光伏硅片 产量增速保持高速上行态势,2019-2022 年全球光伏硅片产量从 138.6GW 提升至 381.1GW,期间增速分别为 21%、21%、39%、64%,2019-2022 全球光伏硅片 CAGR 达到 40%,全球光伏硅片产量大幅提升。国内光伏行业蓬勃发展,硅片产能高速增长,2019- 2022 年国内光伏硅片 CAGR 高达 38%,维持高速增长。2022 年国内光伏硅片产量高达 357GW,同比增长 57%,国内光伏硅片发展态势强劲。同期,国内光伏硅片产量在全球占 比逐年提升,2022 年国内硅片产量约占全球硅片产量的 94%左右。
硅料产能释放价格回落至底部区间,硅片需求有望受到下游拉动。2023 年初至今硅料 产能逐步释放,产业链价格中枢下移,硅料价格降至底部区间。据 PVinfolink 数据,多晶 硅致密料 2023 年 7 月 26 日报价 67 元/KG,与 2023Q1 最高价 230 元/KG 相比降幅显著,硅 料价格回落底部区间,随着产业链价格中枢下移,终端需求有望加速释放,硅片需求有望 受到下游拉动而显著提升。
碳碳复合材料综合性能优异,成为单晶热场系统主流材料。碳碳复合材料是碳纤维增 强碳基体的一类复合材料,其与传统石墨材料相比断裂韧性高、强度高、耐冲击性强,因 此广泛用于光伏领域晶体生长设备,在热场坩埚、导流筒、保温筒产品中渗透率较高。同 时,光伏领域用的碳碳热场材料具有结构可设计性,通过预制体结构设计和致密化工艺可 以制备不同尺寸和形状的碳碳热场材料产品,所得产品与石墨相比,使用寿命更长、无余 料浪费,综合性价比更高。2020 年,碳基复合材料在热场坩埚中占比达到 95%以上,导流 筒、保温筒占比达到 55%以上,碳基复合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光伏晶体生长设备中。
硅片产能扩建带来热场增量市场,存量硅片产能替换需求稳定。 1)新增需求:根据 Solarzoom 统计数据以及我们预测,预计 2023-2025 年新增硅片产 能约为 429、269、269GW,假设单 GW 硅片产能需求 70 台单晶炉,2023-2025 年对应单台 单晶炉 0.26/0.25/0.24 万吨,预计 2023-2025 年新增热场装机需求分别为 0.78、0.47、0.45 万 吨。 2)替换需求:根据 CPIA 数据以及我们预测,预计 2023-2025 年全球新增装机分别为 380、480、550GW,考虑到一定硅片损耗以及库存,给予 1.4 的比例系数,预计 2023-2025 年硅片需求量分别为 532、672、770GW,假设单 GW 硅片需要 70 台单晶炉,2023-2025 年 单台单晶炉的热场替换需求分别为 0.220、0.215、0.210 万吨/年,预计 2023-2025 年热场替 换需求为 0.49、0.81、0.93 万吨。 预计 2023-2025 年,碳碳热场新增需求、替换需求共同带来热场需求约 1.27、1.28、 1.39 万吨。
金博股份、天宜上佳碳碳热场系统产品盈利能力位于行业前列。1)售价方面:2022 年金博股份、天宜上佳、中天火箭售价分别为 58.3 万元/吨、43.9 万元/吨、58.9 万元/吨, 金博股份和中天火箭产品均价相较天宜上佳处于较高水平;2)成本方面:2022 年金博股 份、天宜上佳、中天火箭单位成本分别为 30.5 万元/吨、49.5 万元/吨、21.1 万元/吨,其中 中天火箭由于直接材料和制造费用相对较高,成本处于较高水平,金博股份、天宜上佳成 本相对较低。
供给端,碳碳热场主流厂商产能接连提升,国内碳/碳热场产能加速释放。国内碳碳热 场头部企业纷纷布局产能计划,金博股份、西安超码、天宜上佳等公司扩产计划纷纷落地, 预计 2023 年国内碳碳热场产能将进一步释放。
2.1.2 碳碳热场龙头先发布局前沿产品,把握市场机遇实现高速增长
公司主打单晶拉制炉热场系统,积极布局大尺寸、N 型热场产品。公司在光伏热场领 域主要产品为单晶拉制炉热场系统与多晶铸锭炉热场系统。同时,公司顺应硅片大型化趋势,研发大尺寸热场部件产品,目前 40-42 英寸产品已实现小批量试验、生产与交付,大 幅度提升了拉晶速率,显著降低单晶拉制炉的运行功率。此外,公司顺应 N 型化趋势,提 前布局高温纯化技术、高纯涂层等技术,提升产品纯度,先行布局 N 型硅片热场系统。
把握市场机遇,实现产能爬坡,销量同步提升。公司先后投建两期先进碳基复合材料 建设项目,两项产能计划在 2021 年陆续完工,公司当年产能实现大幅度提升,2022 年公司 600 吨先进碳基复合材料生产线达产,公司产能再次实现爬坡。同时,公司向特定对象增 发公司 A股股票,募资建设 1500吨高纯大尺寸先进碳基复合材料产能,该项目预计耗时 24 个月,建成后公司产能规模进一步扩大,可更好满足市场对于光伏热场产品需求。在产销 方面,公司产品销量随产能同步提升,2022 年公司碳基复合材料销量达到 2480.80 吨,同 比增长 59.74%。
自制热场预制体,提升产品利润空间。公司在预制阶段采用碳纤维预制体设计技术自 制热场预制体,与外购预制体方案相比生产成本显著降低。公司 2019 年预制体直接材料成 本为 191.02 元/千克,预制体外销模拟毛利率可高达 47.3%,带来明显成本优势,有助于整 体产品提升盈利空间。
化学气相沉积缩短工艺流程,生产效率显著提高。目前主流企业的碳碳热场工艺主要 采用等温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液相浸渍法进行制备,工艺流程需要 800-1000 小时完成。较长 的致密化周期将会增大先进碳基复合材料的成本,而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的快速化学沉积法 批量制备大尺寸先进碳基复合材料产品,在碳纤维预制体到碳基复合材料生产环节,工艺 流程与同行企业相比显著缩短,可使得沉积周期在传统沉积周期 1/2以内。与中天火箭的工 艺流程相比,公司减少了浸渍、固化、碳化三个环节,同时提高了碳纤维预制体的制作效 率,在同行业中具有技术优势。
核心技术叠加规模效应,优化产品单位成本水平。公司规模不断扩大,规模效应促进 公司产品单吨成本与单位产量电费降低,助力公司利润水平提升。单吨成本方面,2020- 2022 年,公司热场系统产品单吨成本分别为 31.90 万元、33.47 万元、30.48 万元,2021 年 同比增长 4.91%,2022 年同比下降 8.91%。其中,2021-2022 年直接人工费用下降较快,分 别同比下降 16.71%、13.72%。电力成本方面,受益于公司规模效应提升与工艺路线简化, 单位产量所需用电量逐年降低,2021 年公司单位产量电费下降至 4.3 万元/吨,同比下降 32.53%,电力降本成效显著。
优质客户资源充足,长期合作协议保障产品销售。公司产品广泛获得光伏行业内头部 客户认可,下游优质客户众多,2021-2022 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达到 64.79%、45.42%,覆盖光伏领域头部企业 TCL 中环、隆基绿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上机数控。 同时,公司与光伏行业部分头部客户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保 障了公司新增产量的消化。目前,公司已与隆基绿能、晶科能源、上机数控、包头美科硅、 青海高景、宇泽半导体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协议合同金额高达 46.2 亿元,采购碳碳热场重 量超 3900 吨,产品销售订单充裕。
2.2 半导体领域:国产替代增量可观,SiC 器件引领新发展
2.2.1 国产化趋势驱动,碳碳热场空间同步增长
半导体硅片拉晶与光伏硅片相似,但纯度要求高于光伏产品。在半导体硅片生产环节 中,拉晶步骤为最关键的制造工艺,难度系数较大。拉晶环节中,半导体硅片使用工艺与 光伏硅片工艺相近,均采用直拉法生产单晶硅棒,但半导体硅片产品主要以 N 型硅片为主, 且对于单晶硅的纯度要求极高,纯度一般须达到 99.9999999%及以上,而单晶硅生长环节 为硅片生产的关键环节,用于半导体单晶硅制备的单晶硅生长炉需要满足灰分要求,才能 制备半导体级别单晶硅片。
半导体硅片市场回暖,大尺寸硅片出货面积占比不断提升。2011-2022 年,全球半导体 硅片市场呈现周期性波动。2020 年起,全球硅片市场逐步回暖,出现增长态势,2022 年全 球半导体硅片市场规模达到 138.31 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时,半导体硅片正在不断向大 尺寸的方向发展。硅片尺寸越大,在单片硅片上制造的芯片数量就越多,单位芯片的成本 随之降低。受益于移动通信、计算机等终端市场持续快速发展,12 英寸硅片出货面积市场 份额大幅提升,2021 年 12 英寸硅片市场份额高达 68.47%。
目前半导体硅片行业主要以国外厂商主导,硅片国产替代潜力巨大。从全球来看,我 国半导体相关产业起步较晚,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相对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国产硅片在全球市场的渗透率较低。半导体产业中的硅片行业具有高度垄断性, 主要由日本信越、日本胜高等几家国际大型硅片生产商垄断。2021 年,全球半导体硅片市 场 CR5 占比达到 94%,日本信越和日本胜高分别以 27%、24%市占率位列全球前二。而沪 硅产业、TCL 中环、立昂微、中晶科技为国内大陆地区一线半导体硅片厂商,在国内市占 率较高,但未能在全球市场中占据较大份额。目前,国内半导体企业正在逐步加大 12 英寸 硅片技术研发进程,未来国产有望突破大尺寸硅片技术壁垒,占据全球市场更高份额。
2.2.2 率先开展战略合作,拓展半导体热场产品应用
半导体领域热场产品逐步突破。近年来,公司在半导体领域营收逐年提升,实现大幅 度增长。2020-2021年,公司半导体领域热场产品营业收入保持高速增长,分别达到 0.07亿 元、0.24 亿元,增速分别为 243.97%、248.75%,半导体业务逐步突破。
战略合作建立稳定客户关系,逐步导入半导体热场产品。半导体领域产品技术壁垒高, 验证周期长,公司拓展半导体领域热场业务,先行与客户展开合作。目前,公司已与有研 半导体、神工半导体等展开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成为其晶硅热场系统供应商。同时,与天 科合达半导体签订 5 年战略协议,共同研发高纯热场材料、高纯保温材料、高纯粉体材料 等 SiC 器件原料,深化公司在半导体领域热场材料布局。
开拓第三代半导体 SiC 衬底原料,打开功率半导体原料成长空间。碳化硅在半导体器 件领域中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代表之一,根据 IHS Markit 数据,2019 年碳化硅功率器件市 场规模约 6.1 亿美元,受新能源汽车、5G 技术应用的推广等领域快速崛起需求驱动,2025 年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30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 30.4%。在碳化硅器件 的制造成本结构中,衬底成本最大,占比达 47%;其次是外延成本,占比为 23%。公司通 过对碳化硅单晶生长系统研究,开发出超高纯、高性价比的碳化硅衬底生长用碳基热场材 料,现已拥有高纯碳粉、高纯碳化硅粉料、热场材料等制备技术,可用于 SiC 衬底制作。
3 碳基复合材料新领域拓展,打造多维业务布局3.1 刹车制动:瞄准碳陶制动业务,开拓成长潜力赛道
碳陶复合材料适用于刹车制动系统,主要应用于飞机制动器、高速铁路与新能源汽车。 碳陶复合刹车材料是一种以热解碳、碳化硅等为基体,以高强度碳纤维为增强体的多相复 合刹车材料。碳陶复合刹车材料在碳碳复合刹车材料的基础上,引入具有优异抗氧化性能 的碳化硅陶瓷硬质材料作为基体,保持了碳碳复合刹车材料密度低、耐高温的优点,克服 了碳碳刹车材料静摩擦系数低、湿态衰减大、摩擦寿命不足及环境适应性差等缺点,在现 代交通工具的刹车制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碳陶刹车材料现阶段主要用于飞机制动 器与高速铁路,在部分新能源汽车上也有应用。
新能源汽车加快渗透速度,轻量化驱动碳陶制动盘应用。2022 年,国内汽车总销售量 达到 2686 万辆,同比增长 2.25%,其中乘用车销售 2356 万辆,商用车销售 330 万辆。国内 新能源汽车发展强劲,2021 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 6%,2022 年实现 688.7 万辆销量,同 比增长 337.27%,渗透率提升至 25.64%,提升近 20pct。 轻质高强,碳陶材料打造优质刹车产品。碳陶复合刹车材料具有耐高温、高强度、抗 氧化、耐腐蚀、耐冲击的优点。碳陶刹车盘最高工作温度为灰铸铁制动盘提高 2.5倍,质量 仅为普通刹车盘的 60%,且使用寿命为灰铸铁制动盘的 3 倍,在汽车运行时提速快 30%, 而在制动时可比灰铸铁制动盘所需制动距离短 12 米,因此碳陶盘相对于普通刹车盘具有明 显优势。在汽车轻量化发展趋势下,碳陶制动盘可减轻整车质量,成为车辆降低能耗、提 升性能的关键一环。
碳陶制动盘未来有望在高端新能源车型逐步渗透。新能源汽车增配了大量智能化设 备,芯片、雷达、高清摄像头以及数据传输的线束等,其重量大于普通汽车。当下,汽车 零部件轻量化为汽车节能减排最直接的解决方法之一,各大车企纷纷布局碳陶刹车盘在新 能源汽车上的应用,实现新能源汽车减重。其中,特斯拉将为旗下 Model S Plaid 车型提供 碳陶瓷制动系统,碳陶制动盘未来有望在高端新能源车替代传统材料。
海外企业率先布局,部分车型已开始应用碳陶制动系统。全球碳陶复合材料刹车盘供 应商主要包括意大利 Brembo、英国 SurfaceTransformsPlc、美国 Fusionbrakes 等,各大海外 企业成立较早,在碳陶制动领域积累深厚,现已实现产品量产销售并与各大车企建立合作 关系。但碳陶刹车盘现价格较高,Model S P1aid 车型的碳陶瓷刹车套件成本已达 2 万美元, 现阶段主要应用于高端车型与品牌如法拉利、玛莎拉蒂、保时捷等高端知名品牌。
国内企业进入碳陶制动市场,开启碳陶产品国产替代步伐。受制于工艺复杂、生产难 度大、生产周期长等多个壁垒,国内掌握高性能碳/陶复合材料刹车盘制备技术并能够量产 碳陶盘的企业较少,国产替代的空间较大。目前国内参与碳陶刹车盘研发的主要企业有天 宜上佳、金博股份、世鑫新材、勒迈科技与道普安等。天宜上佳发布 15万套/年高性能碳陶 制动盘产化建设项目,60%产能用于新能源汽车。世鑫新材是国际上第一个将碳陶制动盘 批量运用于轨道交通的企业,现已实现动车组碳陶制动盘及闸片产业化,并开发了新能源 车、军车、特种车辆用碳陶制动盘及刹车片,现阶段与整车厂开展了 20 多个车型的碳陶制 动盘研发、试用。
通过权威机构认证,产品导入车企客户试制。公司现已突破车用碳陶制动盘产品的研 发和批量试制,同时可与碳碳产品共线生产。在碳陶产品质量上,公司已碳陶刹车盘产品 的设计和制造达标,并获得由 DQS 颁发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022 年,公司零部件进入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新款车型试制,并成为广汽埃安供应商。2022 年 7 月,公司 成为比亚迪的定点供应商,为其开发和供应碳陶制动盘等产品。现阶段,公司可提供不同 性能等级的碳陶刹车盘,并满足主机厂不同车型的要求,现已收到广汽、比亚迪等企业定 点通知并开始小批量交付,目前具备年产 10 万盘的制备能力并在积极扩大产能。
3.2 氢能:生产环节氢气副产品再利用,顺势切入氢能领域
氢燃料汽车产销迎来大幅增长,渗透率有望实现大幅提升。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指以氢 为主要能量作为移动的汽车,氢燃料电池对环境无污染,作为真正意义上“零排放”的清 洁能源,氢燃料电池在发达国家的应用正在提速。近年来氢燃料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正 迎来快速发展时期。2022 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实现 3626 辆,为 2021 年全年产量的 2.04 倍,销量达到 3367 辆,同比增长 112.3%。现阶段,氢燃料汽车占新能源汽车比重较 低,2021 及 2022 年氢燃料汽车渗透率分别仅为 0.1%、0.05%,仍是小众新能源汽车产品。 2022 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中 提及“2025 年,我国氢能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达到 5 万辆左右。到 2035 年实现百万辆的氢 能燃料电池汽车上路行驶。”预计 2025 年起,氢燃料汽车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渗透率有 望实现大幅提升。
国内氢燃料电池配套设备发展较晚,2025 年国内储氢瓶市场空间约达 40.96 亿元。其 中,高压储氢气瓶广泛应用于加氢站及车载储氢领域,随着车载储氢需求不断提高,高压 储氢容器已经逐渐由全金属气瓶(Ⅰ型瓶)发展到非金属内胆纤维全缠绕气瓶(Ⅳ型瓶)。但我 国高压储氢气瓶起步较晚,受限于碳纤维的材料性能与纤维缠绕加工等技术的限制,目前 仍在大力发展Ⅲ型瓶。现阶段储氢瓶单价较高,普遍为 1~4 万元/个,假设储氢瓶单价每年 降幅 20%。目前氢燃料客车常配置单套 6~8 个储氢瓶,以 8 瓶组计算 2025 年国内储氢瓶市 场空间约达 40.96 亿元。 碳纸现阶段由海外企业主导,国内碳纸产品普遍处于研发阶段。碳纸是质子交换膜燃 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的基体单元,碳纸的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对燃料的转换效率、电池整体 的温度以及发电过程均匀性有重要影响,主要由日本 Toray(东丽)、加拿大 BALLARD (巴拉德)、德国 SGL(西格里)等几个国际大生产商垄断,国内碳纸产品尚处于研发及小 规模生产阶段。
公司积极布局氢能业务,主要包含氢气收集与利用、储氢、碳纤维纸三大板块。公司 现阶段已实现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氢气瓶、气体扩散层用碳纸等产品的研发试制,并进行 氢能领域更多碳基复合材料研发。在氢气收集与利用方面,尾气提纯与制氢设施预计 2023 年年初投产,正进行 5000 立方/小时尾气处理产能建设,项目完成后每小时可产 3000 立方 氢气、每小时回收 1000 立方天然气。在储氢瓶方面,公司已拥有Ⅲ型碳纤维全缠绕氢气瓶, IV 型储氢瓶已完成初步设计方案,逐步开展试验试制。在碳纸方面,掌握片状碳纸原纸制 备过程中碳纤维的分散关键参数、树脂浸渍工艺的原料选型和制备关键工艺参数及高温碳 化和石墨化工艺,产品整体性能与进口碳纸相当,部分性能优于进口产品。连续式碳纸研 发已完成技术研发,即将进入小试阶段。在客户合作方面,公司已与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 司、北京氢璞创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亿氢科技有限公司等燃料电池头部企业达成合作协 议并提供样品验证。
成立全资子公司正式进入氢能领域,氢能核心技术积累深厚。在氢能业务布局上, 2021 年,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湖南金博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氢能领域相关产品的市场 拓展。同时与广东联悦气体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书》,广东联悦将负责金博氢能的氢 气市场销售。在现有技术体系及工艺过程中,公司氢气获取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同时, 在氢能领域已拥有碳纤维缠绕成型技术、碳纤维缠绕成型张力控制技术、碳纸湿法造纸技 术,氢燃料电池双极板制备技术等新技术研发同步进行,配合原有碳/碳热场领域的碳纤维 编织技术、化学气相沉积、碳化、石墨化等核心技术,可实现高压储氢瓶和碳纸产品制造。
3.3 锂电负极:加码新能源汽车业务,开拓负极碳粉业务
人造石墨为主要锂电负极材料,制造过程需要大量碳基热场材料,公司进军锂电热场 领域,发布匣钵、坩埚、箱板、立柱四种产品。锂电负极材料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电 子、储能等领域增长,2021-2022 年国内锂电负极材料出货量保持高速增长,增速高于 90%, 2022 年出货量规模达到 137 万吨。锂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组成,其中 负极是锂离子的受体,主流负极材料包括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等。目前负极材料出货结构 以人造石墨为主,2022 年人造石墨材料在国内负极材料占比达到 84%,天然石墨材料占比 仅为 15%。而人造石墨需在 3000℃高温下完成制造,需要大量碳基热场材料作为耗材容器 进行预加热。锂电池在动力电池市场、消费电池市场和储能电池市场有着广泛应用,随着 新能源汽车普及渗透率不断提升,负极材料产能快速扩张,碳基热场与碳粉需求也将同步 拉大。
积极发展锂电材料业务,追加投资扩大产能建设。2022 年 8 月,公司在锂离子电池领 域开展新业务,投建“年产 1 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用碳粉制备一体化示范线”项目。公司 利用在碳基复合材料热场、高温处理领域的技术优势和积累,在锂电池领域积极布局,降 低负极材料的能耗和制备成本,开发高性能碳粉。2022 年 10 月,公司追加投资“年产 9 万 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用碳粉制备”项目,将负极材料产线从 1 万吨扩建到 10 万吨。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