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0 17:45:10 来源:中工网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凝练了各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明确提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教学改革导向。这就要求超越传统“知识本位”的教育,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能力,发展学生高阶思维。
【资料图】
智慧与知识不同,知识可以通过传递而获得,而智慧则要通过个人的思考或省思而获得。教师不仅应具备全面而扎实的学科知识,更应具有课程智慧——把握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高效地学习,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更能提升核心素养,实现智慧发展。
在知识结构化中厚积课程智慧
新课程改革对知识呈现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结构化。人们常说,结构化的知识是更有力量的知识。知识结构化,要求教师具有整体视野,以大主题、大单元为教学单位对学科知识点进行重组,以解决知识的碎片化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
知识结构化可为主题化、项目式的综合性学习奠定基础。为此,教师在授课前要厘清教学内容的前后关联和难点所在,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学习目标,研制单元导学案,厘清知识间的内在关联。
同属一个主题和范畴的知识,因体现事物的方式和角度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属性和特点。教师要善于发掘和建立知识间的横向结构,在教学单元框架内进行分析和梳理,找到某一部分知识与其他内容之间的关联,通过“相关性”来架构整个单元的学习。
以语文课程的学习为例,教师应注重统编教材单元主题课文之间的联系,从更开放、更多元的角度丰富语文学习意蕴。如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多彩童年”,编排了《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肥皂泡》《我不能失信》四篇课文。《童年的水墨画》以诗歌的形式呈现了乡村儿童生活的多姿多彩、自由自在,《剃头大师》折射出童年生活的纯真与有趣,《肥皂泡》写出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和美好的憧憬,《我不能失信》讲述了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童年生活的美好。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横向联系将单元内容进行结构化,在常规的字词句篇等基础知识学习之外,围绕“如何借助行为和典型事例描写身边一个有特点的人”这一主题,把握这几篇课文的共同特点,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提高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从教材向外拓展,阅读更多同主题的文章,拓宽写作的思路,学习表达的方法,创写身边有特点的人,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能力。
学科内各种知识间常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科思想方法,把握内在的逻辑关系,从而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例如,可将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不同单元部分选文分门别类进行整理,采撷经典意象,围绕要突破的重难点,开展专题学习。比如,可将《论语》《孟子》《庄子》《礼记》《诗经》《列子》《资治通鉴》《史记》《左传》《战国策》等经典著作中相同主题的文章,组合成爱国专题、勤学专题、节日专题、历史专题等,开展专题教学。为深化学生对诗词作品的理解,可将苏轼等重要人物曲折的人生经历和奇闻轶事等进行线性整理,描绘出作者的人生地图,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诗人创作作品时的人生境遇、理想抱负、胸臆情感,形成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结构化教学资源,构建系统的课程资源库,这样才能让学生由点及面,赏语言之美,话君子之德,明作者之志。
在学习建构化中共生课程智慧
建构是借用自建筑学的词语,本义指建筑起一种构造。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许多理念及模式均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开展建构化的学习,要求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情境化设计,通过情境设计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建立起关联,通过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并提供相应的支架工具,让学生在自主建构的过程中实现对新知识的同化。建构化学习需要教师摈弃照本宣科的知识传授方式,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一定的情境或特定场域下,搭建支架,协助学生打破窠臼、开阔思维,提高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理解、建构知识。
比如,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可在每堂课上设计“时政点评”活动,让学生对最近发生的重大国际国内新闻或引发广泛讨论的时事进行梳理,结合学科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教师对学生的分析进行点评,搭建有梯度的支架,层层深入,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建构化的学习能让学生对抽象的概念、名词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更为真切的认识,同时能锻炼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助力学科核心素养落地。
如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生命可以永恒吗》一课,要求学生在理解生老病死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知晓生命有延续,培养个体在人类生命中的责任感。这对初中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为实现学生理解建构,教师通过分享袁隆平一生奋斗让中国人端牢自己饭碗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他留下的是粮食的种子、奋斗的种子,从而继承“种子”精神,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生命的接续不仅是生理生命的延续,也是精神的传承,从而不断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学生在人生中为自己的生命寻找合适位置的智慧,进而为家庭、为祖国乃至为人类担当一份使命。
建构化的学习有助于提升活学活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教材内容与时政材料、生活实际有效结合,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使理论知识具有真实感、形象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欲望,使教学“活”起来。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会正确看待社会问题,间接地获得了社会经验。
在应用实践化中点亮课程智慧
义务教育各学科的新课标,均突出强调学科实践,重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践、科技探索的联系。具有课程智慧的教师,应学会设计以问题解决为主线的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
实践中的问题往往是综合性的,需要综合应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才能解决。基于此,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面对真实的情境,做出判断、选择和行动。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注重“做中学”,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加强知识学习与生活经验的联系,设计有层次、有深度的问题,串联整个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知识的迁移应用和思维的发展。
例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数学课程要让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集中体现了数学课程的实践性特征和育人价值。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要让学生在习得基本数学知识的同时发现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数学。比如,六年级学生在学习扇形统计图时,教师可设计开展“一滴水背后的故事——关于水资源的研究”,设计滴水实验让学生体验“以少积多”,唤醒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探究本地阶梯水价,指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社会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本地(潍坊市)水资源的现状如何?为什么要保护水资源?如何保护身边的水资源?教师还可以设计“我与水相识”“我与水对话”“我与水面对面”“我与水相约”四大驱动任务,让学生运用数学条形、折线、扇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用生活中的容器计量用水量,计算自己家的水费,理解阶梯水价的作用意义,学会用小数乘除法计算污水处理的成本,对比实施节约方案前后的水费等。实践中,教师指导学生走出校门,探寻潍坊市缺水的原因,获得真实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用图表形式表达出来,用数据引导社会大众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还通过“节水方案”“节水窍门”“水的循环利用”“南水北调”“潍坊海绵城市建设”等分任务的研究,找到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方法。类似这样的实践性项目学习,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达到了数学育人的目标。
总之,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是实现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效果双向提升的过程。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开掘课程智慧,转变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为此,教师应深研课标,深入理解学科概念,探寻学科本质,把握学科知识间的关联,依托大概念、通过大单元教学,让学生树立学科的整体思维;教师应发挥好组织者、引导者、共同学习者的角色,通过情境创设、学习任务设计推动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教师应加强学科实践教学,通过学习项目的设计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课程智慧的教师能把抽象化、符号化的知识教“活”,让学生把知识学“活”,从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智慧发展夯实根基。
(作者王鹏飞系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教体局党组成员,潍坊市奎文中学、奎文区宝通街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刘怡平系潍坊市奎文中学教师)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