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9 14:42:00 来源:来源:当代先锋网
【编者按】禁毒工作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衰、人民福祉,毒品一日不除,禁毒斗争就一日不能松懈。近年来,贵州各级禁毒部门依托禁毒“大扫除”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全民禁毒预防教育,人民群众拒毒防毒意识进一步提高,新增吸毒人员持续下降,禁毒预防教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第36个“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天眼新闻法治频道联合贵州省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推出“全民禁毒宣传月·贵州见行动”系列报道,聚焦贵州禁毒工作成效,讲述贵州禁毒故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六月的红枫湖青山如黛,碧波荡漾,湖畔树木葱郁,民居清丽雅致,村镇环境干净整洁,勾勒出一幅湖光山色和人间烟火两相宜的美丽乡村画卷。
新农村的美,不仅美在风景里,也美在乡风文明里。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自觉落实邻里联防联控联禁毒措施,自觉防范抵制毒品,实现邻里守望、邻里互帮、互相监督、共同防范。”
在清镇市红枫湖镇右二村的《村规民约细则》中,禁毒拒毒内容清楚明了,将禁毒工作纳入村规民约。
毒品问题治理,“根”在基层。
近年来,贵阳市将农村毒品问题治理作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深入开展基层毒品问题治理工作,打击农村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内外联动,打造立体式禁毒宣传格局,通过联防联控带动群防群治,完善农村毒品问题治理体系建设,禁毒成效立竿见影。
创新“共治”添动能
如何实现农村禁毒工作与乡村振兴的无缝衔接成为农村毒品治理的新课题。
对此,息烽县石硐镇创新出一套治理新样板。
将当年占集体经济总收入30%的“社会治理收益权”细化分为禁吸禁贩、禁种禁制、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等“六权共治”内容,并纳入村集体产业股权分红的考核指标。镇和村、村和组分别签订目标责任书,村民签署禁毒承诺书,责任层层落实。每月组织村“两委”成员、驻村工作队发动村民对山林荒山、房前屋后、坡地、耕地等重点区域进行全覆盖的毒品原植物踏查,对闲置乡村房屋、废弃厂房、边远山区、水库、山洞开展常态化排查。发现少量种植的,立即责令自行铲除,拒不铲除的上报派出所依法处置且3年内不得参与社会治理收益权分红,出现大面积种植和参与制毒的一票否决。
石硐镇自2019年实施“六权共治”以来,全镇戒断3年以上未复吸率稳步上升,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实现百分百执行,未发生吸毒人员新滋生现象,未出现脱管失控人员,极大提升了乡村毒品治理能力。该镇大洪村成为全县远近闻名的“无吸毒、无贩毒、无种毒、无制毒”无毒村。
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一人吸毒,全家遭殃,社会受害。
息烽县公安局流长派出所禁毒专干杨凯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7年。
对社戒社康人员的管控杨凯有自己的法宝。
“贵阳市精准戒毒大数据应用平台是一个集戒毒信息收集、汇总、分析、研判、指挥、管控、考核为一体的综合性实战平台,我们通过平台开展工作,使社会面吸毒人员风险评估、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管理帮教全过程由‘线下’转向‘线上’,实现信息、动态、管控、戒治、帮扶和考核‘六个’精准,不断提升管控高效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杨凯说。
科技的运用节省了时间解放了人力,杨凯的工作却依旧忙碌,杨凯的目标是帮他们成功回归社会,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
修文县阳光关爱家园是社区戒毒康复人员集中就业安置点。安置人员冯某某左眼残疾,一直没有办理残疾证明,阳光关爱家园工作人员主动当上“跑腿”,仅20天的时间,冯某某就拿到了残疾人证明。此外,安置人员的子女入学、公租房申请、临时救助申请等难题都得到顺利解决。“阳光式的平台,保姆式的服务、亲人式的关怀”是他们对阳光关爱家园的评价。2020年以来,这里已累计安置戒毒康复人员47人次,发放人员工资50余万元,目前有6人在岗就业。
全方位织密预防宣传网
今年3月,修文县扎佐街道高潮村高标准农田里的油菜花竞相开放,盛景如画。该街道把禁毒课堂搬到了首届油菜节的主景区,发放宣传手册、展示毒品仿真模型、讲解禁毒法律法规及种植毒品原植物的违法性等,一系列操作下来,识毒、防毒、拒毒已悄然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
开阳县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大,为了做好此类人员的禁毒宣传工作,各乡镇(街道)组织相关部门和志愿者在春节、中秋、寒暑假等外出人员集中返乡或出行的重要节点在车站、集镇、广场、村口等地通过摆摊设点、悬挂禁毒宣传横幅、发放禁毒宣传资料向他们宣讲禁毒知识,告诫他们在外要注意慎重交友,远离毒品犯罪,同时在各村(居)组织入户宣传,引导返乡人员签订禁毒承诺书。
开展禁毒预防教育课、禁毒主题的歌舞、禁毒快板小品、抖音直播禁毒宣传活动、在村(社区)设置禁毒宣传栏、在主干道刷写张贴禁毒标语、人流集中地打造起特色化禁毒宣传阵地、将禁毒写入村规民约……
紧扣农村社会结构特点、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丰富宣传内容、拓展宣传渠道、创新宣传载体,提升宣传效果。现在,“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理念已经逐渐成为贵阳市民的共识。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龙蓓
通讯员林玲
编辑 王小秋
二审 席忞禾
三审 李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