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7 17:56:25 来源:澎湃新闻
在电信网络诈骗中,有这样一类诈骗,从“猜猜我是谁”到“我是你领导”,再到“好友急需用钱却无法自己转账”等诈骗套路,近年来,冒充身边的熟人进行诈骗的案例层出不穷。不法分子有哪些套路?我们又该如何防范?
真假“师生”骗你缴费没商量
(资料图片)
随着社交软件的广泛应用,学生群、家长群也逐渐被不法分子盯上,他们潜入这些群并假冒学校或老师的名义进行诈骗。
在某“学习群”内,学生看到“老师”在群内发出了“收取资料费、印刷费”的通知,还发了一个收款二维码,并告知同学们在交费后,把交费截图发到班级群里,以便统计。有个“同学”率先发了截图,其他人也就毫不犹豫地进行了转账。直到真正的老师发现群里不断有刷屏的消息,才发现是骗子潜入群中实施诈骗,此时转账才被紧急叫停。
这时,同学们才发现,班级群里竟然有两位头像和名称一模一样的“老师”,而带头交费的“同学”也从未见过。
全是“演员”公司财务被骗337.8万元
一家公司的财务人员小张被拉入一个临时的QQ工作群,说是有一项业务正在谈,群里一共4个人,除了小张,群里其他3个人都是骗子。
骗子在群里伪装成两位公司的主要领导和一位合作公司的负责人。他们假装讨论了一会儿工作,并提到一些汇款,让小张查询公司账户余额。由于骗子说话口吻和公司两位领导很像,小张并没有察觉到异样,先后通过公司账户转出337.8万元。次日,小张在接到转账要求时发觉不对劲,一核实才发现群内3人都是骗子。
急救转账你“同学”不是你同学
黄某和朱某收到高中同学“小徐”的QQ消息。对方称“表妹出了车祸,急需要4800元做手术”,需要他们帮一下忙。“小徐”首先问他们要了各自的银行卡账号,并给他们转了4800元,却说要24小时才到账,并让他们先通过自己的微信转钱给自己的表妹。
黄某和朱某想着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看到“小徐”发的转账记录截屏,也就信以为真,毫不犹豫加了“表妹”的微信,两人分别从微信转了4800元给“表妹”。然而事后得知“小徐”的QQ号被盗了,黄某的微信也被“表妹”拉黑了,他们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当心以下三类骗局
1.冒充领导
在冒充领导骗下属这类诈骗案件中,骗子一般通过伪装微信头像、昵称等方式冒充受害人较为熟悉的身边领导,添加受害人微信,且对受害人信息了如指掌,让受害人深信不疑,然后骗子就会以给领导送礼或者领导急需用钱等各种理由,要求事主向指定的账户进行转账汇款,并利用受害人惧怕领导、碍于情面等原因,不好意思和领导当面或电话核实情况的心理,从而实施诈骗。
2.冒充老师
在冒充老师骗学生和学生家长这类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往往会冒充老师的身份潜伏在即时通讯群组中,对学生和家长以收取资料费,课外班辅导费或其他学杂费等理由,通过群内收款的方式诈骗学生家长的钱财。而犯罪分子实施诈骗的主要时间一般是在上午或者下午,在群内老师进行上课的时候冒充老师的头像,并且将自己群内的昵称更改为和老师一样或者极为相似的字样。
3.冒充同学或好友
冒充QQ好友诈骗的受害人以在校或刚毕业的大学生、中学生等年轻群体为主,他们是QQ平台的活跃用户,社会经验较少,防范意识不强。面对朋友、同学、亲人的求助,很多当事人选择了不加核实、仗义救急。诈骗分子通过换取昵称、头像等方式,伪装成受害人的同学;或者盗取QQ账号,向账号内联系人群发虚假求助消息,收到联系人回复后,再以转账延迟为借口步步引诱,骗子会提前伪造好转账截图,选择在特殊时间段作案,以降低被电话、视频等验证的可能性。
警方提醒:
1、添加好友要谨慎。在收到自称是单位领导、老师或者是同学发来的好友邀请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贸然添加对方微信,如对方提出金钱方面的往来要求,一定要通过见面,电话等多种方式进行核实,避免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及财产损失。
2、转账汇款要核实。一定要核实清楚对方的身份,避免没有见面或者没有打电话核实,而仅通过即时通讯工具的方式,就向对方进行转款操作。
3、遭遇诈骗及时报案止付。一旦发现自己遭遇了冒充熟人诈骗,一定要第一时间将骗子的即时通讯工具账号信息、群内聊天内容以及转账汇款凭证进行留存,并第一时间向当地的公安机关进行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