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在蝶变】管城区清真寺街:一步一景 特色文化彰显郑州古都底蕴

2020-05-06 16:43:54    来源:

每条街巷都有故事,它承载着人们的记忆,更浓缩了城市的文明。随着郑州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不断推进,通过对老旧片区的改造,褪色的老街巷获得新生,变身为城区最美的风景。

2018年郑州市管城区区委、区政府提前谋划,把北下街办事处星月社区确定为全区“整街坊靓化”先行示范区。北下街街道办事处按照郑州市“百城提质”建设工作要求,抢抓老旧片区改造机遇,以“挖掘历史、有机更新、提升品质、彰显特色、传承文化”为总体思路,全力推进老旧片区改造。通过提升街道景观风貌,整修破旧墙体、电线捆扎、增加游园绿地、增添文化小品景观、街道两侧商铺门头及墙体立面统一美化,以文化激活了这条古城老街,让居民文化生活更丰富。

在郑州3600年的建城史上,有说不完的人和事,道不完的古与今。北下街作为郑州市中心的老城区,是管城历史记忆的一小部分,这里的老街巷、老建筑、老吃食等,承载了无数的历史记忆,经过了数代人记忆的累积,形成了质朴厚重、博大精深的管城文化,让管城文化展现持久的魅力、新时代的风采。

隐藏在闹市中的清真寺街位于管城区商城路西段,漫步其中,从前的乱搭乱建没了踪影,仿古建筑、青砖灰瓦、景观小品、别致院门……一步一景,处处彰显着古韵文化。

由商城路迈入清真寺街, 街巷的两边挂着一些“老郑州”的记忆。一处《斗茶图》,一处《童趣图》两边的精美浮雕,给街道增加了一份艺术气息。

再往里走,四副图画墙,由原来破旧的铁艺围栏改造,开元寺塔、郑州市近代第一张规划设计图1916年郑县及四关图、以前北大清真寺正门面貌、1916年《郑县志》,四幅图讲述着郑州的历史变迁,路过的市民,都会禁不住驻足停留,看一看老郑州的“记忆”。

“70年代的结婚三大件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这辆二八杠可有一定年头了,是街道改造的时候,一位老居民主动提供的,现在已经成为了清真寺街的一个打卡点了!”星月社区的工作人员介绍,背景墙上二八自行车的设计唤醒了人们的记忆,勾起人们对悠悠岁月的回忆,增加了怀旧感,吸引了很多来往群众驻足并拍照留念。

在居民休息纳凉的游园区,有商都文化特色的铜人像再现了少数民族小吃食八大碗增加了乡愁,右边的百福图,寓意祝福辖区居民人人有福气、健康长寿。

当夜幕降临,青砖、绿瓦、古树……在暖暖的灯光下,安静而别致,红红的灯笼高高的挂古老的树干上,显出古街夜景更加极致的美,片区的居民纷纷走出家门,在喧嚣中静享新生活。

旧街巷换上新装,增添了历史人文韵味;一些长期影响市容的地带,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一些杂乱无章的门头店招,改头换面展现新容颜……一系列的改变让片区的居民纷纷点赞。

“我在星月社区住了都五十多年了,改造之前,这里街道狭窄,车辆乱停,到处都是私搭乱建,一点古老街道该有的文化底蕴都没有。可是现在不一样了。你看这里不仅是环境好了,也很有文化特色,我每天晚上都会出来逛逛,别提多美了!”79岁老居民李阿姨亲自见证了清真寺街完美蝶变。星月社区还建设老年活动室、健身娱乐场所等,绿化、美化、净化的社区环境,为居民构建了方便快捷的生活体系。

如果说摩天大楼是一座城市的天际线,那么这些古老的街巷便是这座城市的亲和力,充满了柴米油盐,饱含了烟火气息,钢筋水泥之下的生活才变得更有温度。老旧社区改造不是搞形象工程,要以完善公共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不仅要撑面子,还要修“里子”,以增进老百姓的幸福感为目标。

人文、历史、旅游、艺术......在此相互交融,内外兼修又有温度。如今的清真寺街已蜕变成为一处新的网红打卡地。(郭志萍/文 甫帅/图)

来自: 编辑:JF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