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4 10:43:29 来源: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自古“琴”为其特指,19世纪20年代起,为了与钢琴区别而改称古琴。初为5弦,汉朝起定制为7弦,且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琴是汉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
斫琴技艺是古琴艺术中重要的一项技艺,“斫”(音啄)是指用刀、斧砍的意思。斫琴指的古琴制作。制作一张古琴,需经选材、干燥、木胎粗加工整形,再根据每块料不同情况进行调整、制作。古琴斫制流程包括选胚、制胚、槽腹、做底板、合琴、褙布、装附件、刮腻子、面漆、上徽位、上雁足、装弦等上百个步骤。
中州派古琴艺术是中国最古老的古琴制作技艺之一,相传最早是从竹林七贤开始在中原地区形成的流派。中州派古琴制作技艺是中州派古琴艺术中重要的组成之一,由于战乱等原因,中州派古琴制作技艺几乎一度失传。在这门古老的技艺传承中,我们这个时代出现了一位这样的人,也是讲述中州派古琴制作技艺不得不说的一个人物。本期“守艺中华”走进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斫制技艺的传承人王栋,听他讲述与琴的故事。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蒲松龄
王栋,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斫制技艺传承人,17岁开始跟随外祖父学习中州派古琴斫制。经过了两年多的学习,他继承了中州派古琴高古端严、宽敦厚重的音色特征,对古琴制作工艺全过程也有了一个整体认知,为今后从事古琴制作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技艺基础,也为他倾其一生从事古琴制作种下了一颗种子。
“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1998年王栋毅然辞去优越的工作选择了古琴制作这条艰难的道路。“古琴斫制博大精深,光靠业余这点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破釜沉舟,才可能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埋头做琴 不问西与东
面对种种困难,王栋唯一能做的仅仅是不停地做下去,提升自己的制琴水平,精益求精。他告诉我们“我当时只是埋头做,没有想过为什么,在工作的地下室一待就是七年。困了就睡,醒了就做,饿了就胡乱找点东西充饥。没有白天和黑夜,也没有时间和生活概念,就这么浑浑噩噩地做了七年。我当时的心态近乎绝望,不知道自己人生的路要怎么走下去,也不知道选择古琴制作道路到底是正确还是错误。遇到巨大的困惑和困难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想起外祖父和老师在身边的时候,只要他们在,我的心就稳了,纵使挨骂也觉得幸福。”
王栋告诉我们,在这七年中,他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事情:第一,除了按照当年外祖父教授的技艺做琴以外,就是临摹《故宫古琴》中的古琴,书中记载的每一张古琴他都临摹了三次,特别好的要临摹五到六次。后来他意识到,这样做下去,即便自己做的比故宫藏琴还好,终究也仅仅是数量的增加而已。古琴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王者,古琴王者之气最大的体现是古琴艺术家需要从各个学科和艺术门类中汲取营养朝贡给古琴艺术。七年中,他除了做琴几乎断绝了所有的社交与外界联系,从研究历代古琴、历代书画到西方审美分析,从人类文明早期的岩画到当代的时尚美学,研究内容几乎涉及到各个美学层面。
第二方面,当时除了根据外祖父当时传授的传统方法制作以外,只能参照郑珉中先生的《故宫古琴》来临摹,做琴的过程太艰难了,为后来人留下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做琴资料,几乎成了他除了做琴以外唯一的愿望。他把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心得记录下来,中国第一本古琴制作的专著《斫桐集》就这样一点一点的诞生了。
古人对古琴的音色有九德之说“奇、古、透、润、匀、净、圆、清、芳”,其中,匀是最重要的,古琴是君子的象征,音色的均匀代表君子之风。一张琴如果失去了这个特点,用材再好,制作人的名气再大,它也不能算一张好琴。
据王栋所讲,琴有匀、透、润这三德就具备一张传世好琴的基础,其他的顺其自然就好了。九德中,有的因素是矛盾的、对立的,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张琴上。对斫琴师来说,匀、透、润三点是必须做到的,其他的都让琴友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
古琴长1.25米左右,整体都是共鸣箱,前面宽后面窄,如何保证古琴的音色均匀始终是历代斫琴家的一个难题。王栋在这七年中做的第三件事情就是解决这个问题。他开始学习声学、物理学、材料学等相关学科,经过对古琴槽腹共鸣腔和附属结构的计算,最终找到了一套古琴槽腹腔体设计的计算方法,并研发了古琴槽腹音床技术这个通用解决方案,这套方案在2012年获得了国家专利。王栋自豪地告诉我们,他做的琴百分之九十九都能全面达到音色均匀稳定的要求。
斫琴有道 千年古琴梦
千金易得,知音难求。在王栋看来,与琴结缘,也是与人结缘。古琴是文人的器物。做一张琴需要三年的时间,打磨了一遍又一遍,每个线条的软硬,弹性要做到无懈可击,每个点的设置都精心安排,每一厘米的琴身都光滑舒润。王栋的内心充满了冷峻、孤傲的文人精神,所以他做的每张琴也都包含了这种文人精神,与当下广为人知的匠人精神不大一样。
每张琴都桀骜潇洒,像一名纶巾临风傲视群山的文人。真正懂琴、爱琴的人,他慷慨赠琴。附庸风雅、装点门面、为了收藏升值、冲着他的名气怀揣重金来看琴的人,他认为不配见识他的作品,全部被拒之门外。他知道每张琴自会有懂它的人,爱琴的人即便分文不取,他们也一定会把琴视为珍宝,为了其他原因而来的,即使千金也是贱卖。对于琴的归处,王栋始终坚持自己的执拗的观点。
为什么能如此清贫、寂寞地坚持这么多年?王栋说这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他能多年从事古琴制作有三个原因:其一,斫琴是他的爱好,能把自己的爱好作为工作是天下最幸福的事情。
其二是他希望2000年以后依旧有人在用他的琴演奏美丽的幽兰操。为了这个梦想,他只有不断做出更好的琴,才能保证自己的琴不会被爱琴的人抛弃掉。
其三,这个时代是历史上罕见的盛世,留下一批带有我们这个时代烙印的作品,供千年以后的人们研究我们的时代精神和时代成就,是当代斫琴师的责任。他要不断做出更好的琴,从而保证他的梦能在千年以后实现,在这个过程他的人生是愉悦的。
王栋说:“活着无法实现的梦想才是能让我努力一生的梦想!”看到他满脸幸福的笑容,我们清醒地意识到:他是一个活在童话世界中的斫琴师,除了斫琴,其他一切似乎对他都不重要,在他的精彩世界中只有他陶醉和憧憬的“三年斫一琴,千年古琴梦”。
播撒种子 耐心等发芽
将这门手艺传下去,是这个时代赋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使命。以前,王栋在传授技艺上走的是传统路线,师傅带徒弟。徒弟入门,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考察,涉及人品、体能、思维等个多方面。即使遇到了合适的人,别人愿不愿意学又是另一回事。因此,传承上出现了巨大的困难。意识到这种形式不利于古琴斫制技艺的传承发展后,王栋在2018年转变了思路,将古琴制作技艺作为普世性的工艺美术课程传播。在高校建立中州派古琴制作技艺的传习基地,先让年轻人对古琴制作感兴趣。“无论他们是否从事这个行业,我先将将一颗名为“斫琴”的种子播撒在他们心中。一旦遇到合适的机会,这颗种子就会发芽。”王栋如是说。
目前王栋在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文化遗产学院任教,该院开设了古琴和漆器的制作专业。每年有100多名学生参加古琴制作技艺课程的学习,通过一年的学习,这些大学生基本能掌握古琴斫制技艺的原理。截至发稿前,有十几个孩子已经开始运用学到的技艺自主创业,还有四、五个加入了王栋的工作团队。
2019年初王栋主持的中州派古琴制作技艺传承人才培养项目被国家艺术基金中心立项,是国家最高的艺术机构对他家族古琴制作技艺的肯定和背书,在这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了众多媒体的跟踪报道,也收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得到业界的一致好评。参加学习的学员中大多是资深的斫琴师或者高校教授,也为中州派古琴制作技艺的传承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生于管城、长于管城,王栋认为管城3600年的历史积淀是中州派古琴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的沃土和神脉所在。几经辗转,在管城区政府的支持下,他终于把工作室搬迁回了管城区。未来,王栋会在这里建造“古琴音色采样分析实验室”,为他的传统古琴制作技艺插上科技的翅膀,用科学的方法表述千年古琴之美。
环顾王栋的新工作室,或许因为刚搬来不久,许多房间稍显空旷。两只鸟,一只乌龟,刚种下的几丛竹子、几盆瘦挺的兰花,墙上几张斑驳旧琴,置身其中能感受到他内心静怡与文人精神。
在采访临近结束的时候王栋告诉我们,不愿意被过多的采访报道,他出名了,就会有更多的人来这里参观,找他交流,打破了他内心的寂寞就打破了他心中的梦,毁掉了千年以后的那张传世的琴。
相关阅读